• 全國咨詢熱線:

    0512-55170221

    當前位置:新聞資訊 > 二十四節氣-入伏 新聞中心

    二十四節氣-入伏

    點擊次數:362次  更新時間:2023-07-14

    入伏,是指進入“三伏"的意思。民諺 “夏至三庚數頭伏",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。歷書規定:“夏至三庚便數伏",意思是說,“從夏至日"開始往后數,數到第三個“庚日"便開始入伏了。這里的“庚日"是指古代的“干支紀日法"中帶有“庚"字頭的那一天。

    所謂“熱在三伏",三伏有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之分,它的日期是由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。三伏天其氣候特點是"高溫、高濕",因為三伏天吹東南風,空氣潮濕,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期間濕度大。

    1、頭伏吃餃子
      頭伏餃子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。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,伏日人們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謂之苦夏,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。入伏這天吃餃子,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,祝愿祈福之意。

    2、頭伏蘿卜二伏菜
      從傳統意義上講,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卜,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卜就顯得很重要。所謂的頭伏蘿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,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,這個季節就要種蘿卜了,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,這時就要種白菜了。

    3、貼三伏貼
      頭伏第一天,市民排隊貼“伏貼"。三伏貼是民間的一種老習俗,據說,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,利用這一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,能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,預防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癥狀。

    上一篇:二十四節氣-大暑    下一篇:夏至的特點與風俗
    在線客服
    国产粉嫩嫩00在线正在播放,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,久久久久精品国产14女子,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播放